400-8066-255
强迫思维在消耗着自己
强迫思维

2021-05-27 09:31

阅读量1889评论0

强迫思维,强迫症状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。




在症状情绪的作用下,头脑里的认知思维会自动扭曲,甚至会产生一种真实的错觉,真实感拉扯感会很强烈,此时我们的内心便无力得到确定感和踏实感。


“万一”本就是一直存在,要解决的不是万一而是症状情绪,各种症状本质只是症状情绪的一种无相关行为转移。


生活中患者一直想着快点解决一个事情,形成的条件反射。大脑杂念也想抓紧抑制下去的抵抗心理,导致心理冲突问题。


脑子中一出现杂念,我们对它的态度,决定了我们会不会走入死循环。认为不应当有,企图否定应该有的心理现象,就掉入思维陷阱了。


14岁的一个孩子,有强迫思维,穿衣服必须重复两次,上学离开家了然后再回来再去上学,做事重复做,如果不重复做感觉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,他也挣脱过,但是确实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,学习成绩下降了,他就不敢不这样做,孩子从小是被外人夸大的,学习好,有礼貌,做事周全。但是他很苦恼自己的强迫思维,家人、朋友也受到了其影响。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,同学、朋友也觉得他很怪异,说他有强迫症,朋友也渐渐的少了,也不似从前开朗自信了,家人察觉到他的变化后,意识到孩子有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,于是便上网找到了伟凡心理咨询中心,寻求专业的心理学家丁雪清老师进行咨询治疗,这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引导,已经逐渐走向好的方面,并且也不在纠结自己的强迫思维,竟然发现,自己已经很少会有强迫思维的出现了,而且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开朗的自己,愿意交朋友了。


想要走出强迫思维,就要了解强迫思维是什么?

强迫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对自己的不接受,不接纳产生的心里矛盾冲突,支撑点是焦虑和担心,人在担心、不安、恐惧的的情况下,才会反反复复的思考,想解决方法。常人想不通就不想了,放一放,但是有强迫思维的人是非要一定想通,想明白,要求确切的安全的答案,才可以。


强迫思维的表现和类型


观念型恐惧 就是头脑里出现一个担心的想法,为了避免这个担心的发生,而反反复复的想,反反复复的思考,直到满意踏实了,才可以。


控制思维型 就是脑子里出现个想法,不想让自己想,想去控制自己不去想,但是又控制不住想,越是控制就越是想,形成相互循环。


穷思竭虑 无聊了的想法,杂念,一定要想明白才罢休。


强迫思维是由“追求完美的不能出错的心”和“一个是严重的缺乏安全感”这两个问题为基础,才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强迫思维问题。


如何走出强迫思维?

第一  不做无意义死循环的思考,很多问题想再多也得不出答案,即使得出了答案事情也并不会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发展,既然如此那就放弃那些无意义的思考,把思维从自己身上挪开,去思考一些非自身的事情,解决一些实打实的问题。


第二  提升自己,锻炼能力,培养自信、乐观的心态。这个从根本上改正强迫症的问题。


第三  即使再焦虑也要坚持做自己的事儿,当你完成了手头上的学习或者工作的任务,会感觉舒服很多。不能因为心里难受就停下你要做的事情,这样只会增加强迫带给你的负罪感。


强迫思维,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对症状相关想法不分析不理会不解决,做到接纳不反应,接纳承受当下的症状情绪该干嘛干嘛。


强迫性思维的治愈=放弃“摆脱”=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=为所当为。

 

如果您这方面的困扰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,可以寻求心理方面专业人士的咨询治疗。

         伟凡心理咨询中心,愿为您提供专业化、有效化的心理咨询服务。

1

说点什么

最新评论

    专业在线咨询免费预约
    热门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在线咨询

    免费热线

    400-8066-255

    微信咨询

    预约专线

    400-8066-255